职业教育网

杨振宁简历,杨振宁个人经历介绍

2024-07-06 16:06:53

  杨振宁简历 杨振宁个人经历介绍

  提到科学家杨振宁,有许多人对其简历和个人经历知之甚少,最近恰逢杨振宁先生百岁诞辰,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生经历。

  杨振宁简历

  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,上世纪40年代赴美留学任教

  诺贝尔奖得主

  杨振宁与李政道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,杨振宁一生在四个领域,提出了10多项极具开创性的科学成果。

  如果用“伟大”去丈量一个物理学家的成就,毫无疑问,杨振宁是20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。***华裔物理学家郑洪这样解释:物理学界有一个通俗的说法,诺贝尔奖分为三等,第三等的贡献是第二等的1%,第二等的贡献是比较好等的1%,杨振宁与李政道因提出“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”获得的诺贝尔奖是其中的头等——爱因斯坦是比较好的例外,特奖。

  诺贝尔金质奖章上,自然女神伊西斯立在***,她手中拿着丰饶之角。右边是科学女神,一手正掀开伊西斯的面纱。在西方文化中,“掀开伊西斯的面纱”一词指待破解神秘现象,而获奖者就是掀开神秘面纱的科学家们。

杨振宁个人经历介绍

  1956年以前,宇称守恒定律与能量、动量等守恒定律一样,被看成是一条普适的规律。尽管物理学界也有不少科学家对此提出了疑问,但是都没有突破“原理”的桎梏,此时,杨振宁和李政道站了出来。

  1951年,两人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就开始了合作,到1956年宇称守恒定律引起讨论时,两人花了大量时间预测(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)计算并讨论,发表了《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问题》,在物理学界引发轩然大波。

  1956年6月,李政道找了吴健雄做β衰变实验以验证宇称是否守恒。而当时,吴健雄已经是β衰变物理实验中最权威的学者。由她来做实验的消息传出,在物理学界引发了大量关注和讨论。然而,1957年1月,吴健雄的实验就成功证明了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中并不守恒。

  20世纪50年代,三位华裔物理学家解决了一个“物理学理论根本结构”的问题,使人们的根本认识发生了“一次伟大的解放”。

  1957年12月10日,35岁的杨振宁和31岁的李政道,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音乐厅出席了诺贝尔奖颁奖典礼。

  1971年7月的夏天,从纽约到巴黎,一路经过雅典、开罗等地,最终杨振宁回到了阔别26年的祖国。除了看望父母,杨振宁还访问了复旦大学、***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;在北京见到了自己儿时的好友邓稼先、西南联大的同窗黄昆,拜访了老师吴有训、周培源、王竹溪、张文裕,回到母校清华大学,参观了北京大学、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等,还向周恩来***详细介绍了美国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。

  从1971年开始,杨振宁每年都会回国一次,***人民站起来后的***自主的形象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,让他心潮澎湃。每当他在美国、欧洲等地讲学时,总是不遗余力地介绍新***的情况,极力促成世界各国与***的沟通。

  1973年,杨振宁见到了毛泽东***。一个半小时,毛***和他谈了许多与科学有关的哲学问题。临别时,毛***说,“杨振宁能够对人类科学有所贡献,他很高兴。”毛***会见华裔科学家,这是比较好次。

  1990年,杨振宁独具慧眼,建议***研制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。往年1月在***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成了世界上比较好座工作在20—100nm范围的全相干自由电子激光装置。

  往年,杨振宁以“***的科学成就、令人高山仰止的家国情怀以及为祖国科学事业所做出的贡献”获得“求是终身成就奖”。而此前仅“两弹一星”元勋周光召先生获此殊荣。

  科学是科学家毕生的追求,科学家追求科学是亲力亲为的,科学巨擘杨振宁永远在科学研究的比较好线。

文章标题:杨振宁简历,杨振宁个人经历介绍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55xw.net/show-254844.html

本文由合作方发布,不代表职业教育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职业教育网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联系邮箱:dashenkeji8@163.com我们将在第 一 时 间进行核实处理。软文/友链/推广/广告合作也可以联系我。
  • 姓名:
  • 专业:
  • 层次:
  • 电话:
  • 微信:
  • 备注:
展开全文

相关推荐

刚刚文章

热门推荐